2019年以来,各国监管机构均对创新药释放了积极信号,更多创新药品加速完成审批后,被大规模投向市场。
据统计,自2016年开始,我国每年获批新药达40个以上。2019年,国内新药获批量首次突破60个,进一步证实了创新药行业在生物制药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
如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新药研发已逐渐形成了一条分工明确的完整产业链,包括靶点分析、化学合成、临床试验及注册生产等专业化服务,并由监管部门在新药上市前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创业邦长期关注的「伊柯夫」便是新药临床试验垂直赛道上的一员。定位于国内临床试验SaaS和XaaS提供商,主要通过数字化临床研究技术为医院、药厂、CRO等机构提供全周期临床服务。
据悉,最初伊柯夫于2002年在美国成立,随后在2006年转至国内。创始人&CEO卢敏透露,迁至国内发展背后的逻辑,是伊柯夫对整个市场的认知:
一方面,为加速提升我国医药研发能力和国内医药市场份额,近年来我国对创新药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因而新药研究对于临床试验需求明确,2020年中国临床试验行业蓝皮书数据显示,CRO市场有望保持10%以上的持续增长,临床外包比率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临床试验的信息化是药物临床管理的必然趋势,而国内临床试验管理市场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处于信息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依靠纸质数据完成采集管理,严重缺乏电子化质量体系。这种传统模式大部分数据需要人工录入,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这正是伊柯夫全电子化完整解决方案在国内的价值所在。
但成立之初,国内临床研究并无电子化意识,想要做好临床信息化管理是纸上谈兵,卢敏的底气在哪儿?
卢敏本人在浙江大学和美国 West Chester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2000年入行,在海外某B2B企业,专门负责电子转化工作,积累了10余年为欧美大型药物研发机构、CRO、医院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经验。
其余核心专家团队大部分来自海外,拥有国际化视野和近20年服务临床研究全产业链的经验,能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医院建立以质量保障和风险管控为核心的临床服务平台,最大程度地帮助申办方缩短临床试验周期,降低临床成本。
现阶段,基于多年技术积累和行业资源,伊柯夫已顺利推出3Q电子临床信息化服务平台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依托伊柯夫自主研发的e-CRF+™系列软件,适合于临床I-IV期试验的GCP管理、数据采集、导出和监管等场景,将药厂、医院、CRO、SMO等机构业务融合到一个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临床试验电子化和规范化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区别于市面上的其他解决方案,这款3Q电子临床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打通临床研究各个环节上的数据孤岛,将各个业务板块进行无缝对接,更有利于临床试验过程的增质提效。
卢敏告诉创业邦,在临床管理领域,数据的准确性、合规性,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研究周期等是业内关注的几个维度。
在以上几方面,伊柯夫3Q信息化解决方案效果显著:可自动采集临床相关数据,避免人工录入造成的错漏;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符合国际规范,实现国际多边互认;一般情况下,新药临床实验周期可压缩30%以上,数据质量提升4倍,临床成本降低30%。(数据结果均来自使用方客观评估)
截止目前,伊柯夫已服务于北京安贞、北京儿童、复旦肿瘤、中山肿瘤、华西等100多家三甲医院,并与华西医院达成合作,共同打造国内最大的数字化临床研究平台。
卢敏表示,参照欧美的发展经验,信息化是国内临床试验行业的未来趋势,因此,未来10年将是国内临床研究信息化变革的关键。
而伊柯夫将来的定位,是临床试验高速网路的建设者与运营者,利用平台化的建设,发挥龙头医院在临床科研邻域的带动作用,并将更多新的临床研究参与医院纳入其中;通过平台的同质化管理,整体提升中国临床研究的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将国内外前沿的药物、器械、IIT项目引入到网路中来,让更多新药、新器械、新技术更快地服务于患者,真正解决临床实际需求。
未来的临床研究将通过信息化手段链接药械企业、CRO、医院、SMO、医生、患者、监管机构,以数据流动方式实现各个环节的赋能,最终形成良好、和谐的自成长生态系统,而这也是伊柯夫的企业使命所在。
目前,伊柯夫已启动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充与市场推广,并加速3Q平台的深度延展,为更多客户提供全电子化的临床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