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款新药之所以能获得监管部门的上市批准,本质上来源于临床试验的终点数据能确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当然离不开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而相关的精准执行以及确证手段也是重中之重。第三方影像评估等临床信息化技术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较之海外,国内的影像评估乃至整个临床信息化领域方兴未艾,产业端仍存在很多空白,市场有待升级。“临床试验是一桩充满挑战的事业,需要付出特别多的关注。”凯理斯副总裁、亚太区技术与运营负责人陈建男博士谈到。在他看来,以技术路径切入,有望成为推动本土创新药落地和出海的催化剂。在这个方面,凯理斯一直在持续投入。
1992年,为顺应临床试验的数据化潮流,Perceptive Informatics,也就是凯理斯的前身,应运而生,专注于技术产品的开发。2014年,Perceptive Informatics完成与国际知名CRO Parexel(精鼎医药)的合并,成为Parexel Informatics部门。2021年,因精鼎医药被EQT IX基金和高盛收购,基于业务划分的考虑,原班人马重新以凯理斯的品牌独立运营。
陈博士解释说,凯理斯其实是Calyx的音译,意思是“花萼”。换言之,凯理斯旨在像托住花冠的花萼一样,为药物的临床开发提供支持。凯理斯提供多种临床信息化解决方案,全方位为药物临床试验保驾护航。
将影像评估结果分析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数据,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自1997年FDA 颁布的The FDA Modernization Act提到影像数据被纳入药物临床试验监管审评材料以来,IRC已广泛用于将ORR、PFS和DFS等替代终点作为疗效评估依据的临床试验中。Perceptive Informatics于同年成为全球第一家正式提供IRC服务的供应商,并且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至今。
2018年4月,FDA发布正式版 Clinical Trial Imaging Endpoint Process Standards Guidance for Industry ,进一步为业界提供指导规范。2021年1月,CDE紧跟FDA的脚步发布正式版《抗肿瘤药临床试验影像评估程序标准技术指导原则》,针对本土市场提供指导规范。凯理斯走在法规落地的前沿,与中外监管机构要求实时同步,深度参与到法规建立的过程中。
“疗效评估方面,无论是主要还是次要终点,尤其是抗肿瘤药领域,基本都要用到独立影像评估。” 陈博士介绍到。这样的重要性,让IRC在本土市场越来越受关注。实际上,不单单是疗效评估,安全性评价也属于IRC的服务范畴之内,除了抗肿瘤药之外,IRC还可以应用于更多的治疗领域,比如眼科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陈博士补充说,凯理斯在IRC行业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和丰富的治疗领域知识,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独立影像评估服务以确保高质量的影像阅片。
CTMS(Clinical Trial Management System,临床试验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客户从宏观上更清晰地了解研究进展和试验效率。自1992年推出全球第一款CTMS起,凯理斯团队在这一领域的深耕超过30年。这套系统简化了端到端试验管理的整个操作流程,支持所有阶段、治疗领域和设计复杂程度的临床研究。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土申办方,凯理斯还在中国建立了数据中心,确保临床试验在本土的数据合规性。
IRT(Interactive Response Technology,交互式响应技术,也即随机化和药品供应管理系统)在临床试验具体推进方面功不可没。
“IRT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运送药物,而是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基于申办方成本控制的考量以及临床试验本身的要求,IRT需要控制临床药物量,保证研究单位的药物库存充足又不能因此而造成额外的浪费。不仅如此,IRT要求确保临床试验不破盲,这一点非常重要。”陈博士强调。
凯理斯的IRT系统拥有多种随机方式、灵活的库存管理模式、实时的数据报表和稳定可靠的系统对接功能,能够做到帮助申办方简化临床试验的复杂性,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药物管理成本。
EDC(Electronic Data Capture,电子数据采集)可以提供简化临床试验数据收集和报告所需的一切,操作简单,已在全球超过 2600 项临床试验中使用。
RIM(Regul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法规信息管理)在申报环节大展身手,支持eCTD递交及临床法规信息管理。临床试验的终极目标是产品申报获批上市,但不同国家的监管机构对呈递的材料有不一样的要求,因材料递交不及时或不合规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甚至不过审的不良后果是申办方最不愿意看到的。“ eCTD其实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服务供应商需要对全球标准法规体系以及单个甚至多个递交地的监管机构具有相当的了解才能满足申报的要求。”陈博士补充说。
综合来看,当下的五大业务解决方案,乃是凯理斯针对临床研究过程从前到后的痛点,基于自身技术平台形成的一体化业务集。它们有些保留了足够的个性化,像IRC、IRT和EDC在每个临床试验中的设定不尽相同,需要根据每个临床试验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变;有些则可以广泛应用到项目集,如CTMS和RIM属于公司层面的平台型产品,一个产品可以为单个申办方管理多个临床试验。
事实证明,这种生态化服务链为凯理斯带来了业内极高的认可。过去数十年间,凯理斯团队累计支持了申办方和CRO多达6万项试验,成功帮助药企通过了650个新药审批。
陈博士透露,单就业务体量排第三的CTMS,至今为止全球前10的制药企业中有6个使用过凯理斯的产品。
“(与精鼎)拆分/独立出来后,我们可以像当年作为精鼎的一个独立部门一样,以类似的模式服务所有CRO,当然具体合作的方式有很多。” 陈博士说,“这是一次非常彻底的剥离,因为凯理斯全球有两三千人,所以耗费了很长的时间。”
另一位亲身见证凯理斯成长的,是凯理斯副总裁、亚太区商业化负责人帅信宏。对他来说,凯理斯开辟中国市场的全过程几乎是在他的见证下实现的。
“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类似药就是我们做的。” 帅信宏自豪地说,“这也是我本人协助整个团队从中国本土申办方拿到的第一个IRC项目。”
2014年,当时还是Parexel Informatics的凯理斯团队有了本土团队,正式进入中国,由此开始,凯理斯一路收获了多家国内创新药企的青睐。至今,凯理斯已服务近120家本土企业,同时和国内近10家头部药企及创新药公司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按照帅信宏的说法,这些客户一部分来自传统向创新转向的Pharma,它们往往对出海有着迫切的诉求,而凯理斯支持的临床试验技术服务,经得起欧美监管机构的验证;另一部分是Biotech以及从Biotech向Biopharma发展的生物制药类公司。此外,凯理斯还成立了专门与CRO对接的部门,持续开拓与全球CRO的合作机会。
作为国内极少数能够同时满足本土和海外新药临床开发业务支持需求的临床信息化服务供应商,凯理斯的业务发展可谓多面开花。这样的成功,不仅仅来自充分的既往经验,同时也源于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的总结与成长。
过去凯理斯中国实现过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 而后又经历了低谷期。帅信宏评价道,当年凯理斯总部并没有想清楚该怎样发力,才能在中国开展好业务。
陈博士也观察到一些凯理斯面临的本土困境:“作为一个跨国企业,拿着国外那一套工作方式到中国开展业务,一定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包括如何与申办方合作、如何与临床机构沟通等。这不在于公司的SOP等流程好不好,而在于怎样让流程在中国 ‘接地气’,符合中国客户的需求,以及适应他们的工作状态。”陈博士补充道。
因此,凯理斯决定在通用SOP的范畴下为中国项目额外增设一套定制化的服务基础设施,比如在中国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陈博士对这一点颇为坚持,因为每个国家或地区对本区域内外的数据安全都特别关注,而中国尤其如此。数据的跨境传输,如果没有本地数据中心的支持,可能会因防火墙等原因受到影响,而当人类遗传信息等法规正式落地后,相关数据的传输更是需要仔细遵从,而这一点如果没有本地数据中心的话处理起来会比较麻烦。陈博士透露,凯理斯中国的数据中心从他到岗开始监督建设,目前已完成,由此可以为所有在中国实施的临床试验带来多方位的便利。
本土化确实带来了转变。帅信宏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凯理斯中国团队至今以承接超过250个项目,其中约90%来自中国本土申办方,10%来自跨国公司。而本土申办方中,本土临床试验的比例高达58%,国际研究跨国申报项目只占42%。
“ 凭数据说话,并不仅仅是有国际化需求的客户才会找凯理斯,我们本土业务的比例其实更大。”帅信宏说道。
虽然自两位副总裁坚持推进本土化之后,整个凯理斯中国团队焕然一新,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大,但不得不说,凯理斯错过了很多。在发展平台期的两年,随着监管机构不断对临床试验发布正式的规范和引导,中国临床试验赛道狂飙突进;国内大大小小的临床试验技术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在这个时期出现,并且都有肉眼可见的飞速发展。然而,由于整个临床信息化市场与海外数十年的经验总结得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存在客观差距,本土市场可谓良莠不齐。这,势必加剧整个行业的差异化竞争。
一个服务供应商是否可以在业内获得广泛的认可,首先源于良好的品牌口碑和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其次也在于完善的流程体系和SOP。帅信宏表示,这两方面凯理斯都具备明显优势,而其他比如稳定的技术支持、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治疗领域经验同样是凯理斯所倚重之处。
“比如在IRC这个领域,稳定的系统平台支持很容易被忽略,因为那是在实际项目运营中看不到的后台支持。”帅信宏解释,“但实际上要把整个项目运营下来,IRC的后台系统需要提供合规的、无缝的、实时的对接和支持响应。凯理斯业界领先的IRC系统体系实现全程电子化,覆盖从临床机构病人数据获取到最后报告出具全过程。”这一整套IRC系统,是凯理斯几十年以来经验积累的成果。
专业知识则可以体现在对合规与科学的平衡把握上。帅信宏以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最通用的影像评估标准RECIST 1.1为例,即便是如此通用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多细节上的差异。所以,如何真正给项目申办方提供最适合本项目的建议,并完成相应的系统搭建与项目执行,这考验着服务提供商的经验积累和专业度。但对凯理斯或许不存在多大难度,毕竟,凯理斯支持了近16,000项肿瘤试验,覆盖了几乎所有类型的肿瘤适应症和治疗范式。
陈博士也补充说:“对于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提供商,一开始大家总觉得是技术问题;但其实远不仅如此,这个行业需要很多的经验:有没有被各大监管机构审计过差距很大。”
在陈博士的规划中,AI技术的应用会是凯理斯服务的一部分,毕竟将AI技术应用在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是他的专长。
AI技术目前在IRC领域可能实现的应用有两大类。第一类是AI阅片,但这方面的应用暂时还不是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倒不是技术不成熟,而是各家监管机构对AI阅片是否能代替专业医生阅片的看法不一,申办方也因此比较保守。” 陈博士指出。
第二类是通过AI技术进行影像质控,这是目前凯理斯正在实现的,因为影像质量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是可以由AI技术完成检查的。陈博士透露,今年凯理斯新产品推出的时候,AI影像质控的实现会是重点之一。借助AI技术,临床机构可以在上传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