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是医院手术室的主要设备,是生命支持产品,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手术病人通气以及挥发性剂精确输送,使病人达到适宜的全身状态,并监测设备自身以及病人状态,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疾病发病率提升以及车祸等发生概率上升,外科手术量逐年增加,继而也直接促进了机市场的增长。
近日,MDCLOUD(医械数据云)对2022年度机设备的采购情况进行了统计,在统计时间(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内,共收集3118条中标数据,涉及1886家采购单位和34家经销商,采购总额21.4亿元。
目前,机通常由供气系统、流量控制系统、蒸发器、呼吸回路组成,通常配有呼吸机,可选配气体传递和收集系统,气体、氧气和/或二氧化碳气体监测模块等附件,用于手术中患者吸入、呼吸控制或呼吸辅助以及监控和显示患者的通气参数和气体浓度参数。此外,还逐渐加入了通气机、废气清除系统,以及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生命监测系统等高级设备。
根据MDCLOUD(医械数据云)统计数据,2022年机采购总额达21.4亿元,共收集3118条中标数据,涉及1886家采购单位和34家经销商。
其中在品牌占有率上,国产“医械一哥”迈瑞医疗以42.6%的市场份额一骑绝尘占据第一,GE医疗以22.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德尔格医疗20.8%的市场份额排第三。
其后依次是科曼(6.0%)、谊安(1.9%)、舒普思达(1.7%)、普博(0.9%)、飞利浦(0.6%)、万曼(0.5%)、迈柯唯(0.49%)。整体来看,比起曾经的少数外资品牌占据主要市场来说,近几年机国产化占有率越来越高,国产品牌已经全面崛起。
另外,在品牌市占率变化方面,与2021国产龙头迈瑞医疗以35.86%排名第一,通用电气和德尔格分居第二、第三位,也一同占领了超30%的市场份额相比。2022年,迈瑞医疗虽占比市场超过四成位列第一,GE医疗与德尔格医疗紧随其后,一同占据了超四成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机行业市场需求稳定。因其在技术研发、产品认证、销售网络等方面具有较高壁垒,未来易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头部企业将迎来更多关注。
而从采购单位来看,则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1.3%的份额排第一,河南省人民医院以1.0%的份额位居第二,射阳县人民医院占比0.8%排第三。其后依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0.79%)、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0.77%)、武汉大学中南医院(0.76%)、山东省妇幼保健院(0.74%)等。
在经销商方面,杭州维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1.3%的份额排第一,武汉市康湛商贸有限公司和国药集团河南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分别以1.2%、1.0%的份额排第二、第三。
其后依次是国药器械(徐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0.9%)、山东翊健经贸有限公司(0.8%)、无锡中领迈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7%)、山东恒医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0.68%)、上海琛通贸易有限公司(0.66%)、重庆医药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0.64%)、山东汇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0.61%)。
目前我国机行业市场需求稳定、盈利能力强,主要市场玩家都开始逐步发展成为手术室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例如呼吸机、机一体布局。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我国正在发生明显的国产替代,以迈瑞、科曼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在技术、质量和服务方面不断提升,逐渐占据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下面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各家企业的设备布局:
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绝对龙头,迈瑞医疗不断用创新科技探索新样态,让从经验走向精准,让理想走进现实,产品覆盖低中高端。不久前其刚发布了A7/A5系统正式发布,以创新、全面、高效,延展无限边界,引领精准走向新时代。
在市场方面,迈瑞医疗国内市场市占率近几年呈提升趋势,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22年,机产品在海外推广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得益于拳头产品A8/A9超高端机的推出,2022上半年迈瑞医疗的国际机业务增长超过80%。
GE医疗在设备布局方面,从1910年Datex生产全球第一台机开始,到2003年10月31日,GE 与 Datex-Ohmeda公司合并,整合了所有的及监护产品之后,将监护和机系列的应用推向了一个巅峰。
2017年,GE医疗推出了中国研发、中国生产、全球发售的新一代系统Carestation 650、Carestation 620。2021年,GE再次创新,推出了新一代的本土化工作站Carestation 750、B1X5M病人监护仪系列。另外,GE医疗生命关爱事业部还推出了妙如X20围术期智慧系统(PeriOp X20),该系统是由GE医疗中国本土研发团队,针对科围术期临床需求研发的智能大数据应用软件。旨在通过高质量大数据赋能围术期高效管理和精准科研。
德尔格医疗于 1889 年在德国吕贝克成立,一直是危重医疗领域的标杆典范,其业务遍布约50个国家和地区,在超19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代表办事处,并拥有21个开发和生产基地。
其早在1994年,就已来到中国,并最终将安全业务落地北京,医疗业务落户上海。1996年,上海的德尔格工厂生产出了第一款机Fabius。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德尔格机的基础版及中高端系列,均已实现中国本土化生产。
成立于2002年的科曼医疗,已在生命支持领域、体外诊断领域、医学影像领域持续深耕20余年。作为全球生命支持领域品类最丰富的医疗设备生产商,科曼医疗已上市近200款产品,包含了监护仪、呼吸机、AED、机、输注护理、心电图机、除颤、手术灯、手术床、吊塔吊桥、新生儿保温保育设备等。全球分布40多家分公司,用户遍布海外大型综合医院,国内三甲医院及各级医疗机构。
在2023年5月的春季CMEF大会上,科曼首次亮相了最新X系列高端机,更低的潮气量、完备的通气模式、超强的送气能力、更多的肺保护策略都在业界首屈一指。
谊安医疗创立于2001年,是国内领先的和呼吸医疗设备研发制造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呼吸和ICU、和手术室、急救和应急、层流和医院工程、睡眠和呼吸病及IVD六大业务板块。
而工作站AG70作为谊安手术室业务的高端战略新品,首次运用双指数监测深度,同时还创新性配备了全方位围术期肺保护工具、诱导工具包、苏醒工具包等多功能软件,实现到围术期全面管理,为医生和患者带来简便舒适的诊疗体验,为安全保驾护航。
近年来,随着疾病发病率提升以及车祸等发生概率上升,外科手术量逐年增加,继而也直接促进了机市场的增长。据Future Market Insight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机市场规模达到13.15亿美元,2017年则达到14亿美元,2017年至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5.9%,预计2027年将达到24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机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9.1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10.4 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 4.3%。“十四五”规划以来,国家卫健委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大力支持机等医疗设备发展,国家财政部、工信部在2021年5月明确要求137种医疗器械全部100%采购国产,其中包括系统。
国家卫生部明确要求对于二级医院配备3-5台机及呼吸机,医院配备15-20台机及呼吸机。随着分级诊疗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鼓励社会办医等因素推动,市场对机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
作为手术室必备的产品,未来机的市场需求将稳中有升,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根据众成医械测算(测算2019年至2021年机的市场规模),假设未来四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测2025年我国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8.48亿元。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机市场仍将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未来技术和服务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品牌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基于此,未来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技术研发,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